装备制造业飞速发展 我国工业体系实现飞跃
点击次数: 更新时间:2009-9-22
上一条:前7月我国机械工业经济运行逐步向好
下一条:国内食品包装机械技术的发展趋势
机电产品占出口总额比重超50%
工业产品出口竞争力增强
1978年,初级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略高于工业制成品。如今,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已下降到个位数,工业制成品已上升到90%以上。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,机电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已超过一半,高新技术产品占四分之一还多,机电、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明显。除此之外,家电、皮革、家具、自行车、五金制品、电池、羽绒等行业已成为中国在全球具有比较优势、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行业。轻工产品已出口到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,在世界贸易量中占有极大的比重,为世界人民享受到物美价廉的日用消费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发电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二位
能源生产能力显著增强
经过60年的发展,我国能源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。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由1949年的185万千瓦,发展到2008年的7亿多千瓦,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连续十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。原油年产量由1949年的12万吨,增加到2008年的1.9亿吨,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油气生产国。原煤产量从1949年的0.32亿吨,到2008年的27.9亿吨,供给由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。
增加值占全国工业的比重达28%
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
新中国成立以来,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,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。2008年,我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的比重达28%。矿山设备由1949年的0.07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251万吨;冶金设备由1950年的0.02万吨增加到70.3万吨;发电设备由1951年的0.2万千瓦增加到2008年的13343万千瓦。装备技术水平和国产化率显著提高。1000万吨炼油设备国产化率已经达到90%。30万吨合成氨和52万吨尿素成套设备实现了国产化。水电设备生产技术由单机容量30万千瓦提高到70万千瓦,50万伏直流输变电设备实现了国产化。日产水泥4000吨—6000吨规模生产线的装备国产化率达到90%。一些电解铝、铜冶炼、铅冶炼、锌冶炼等的生产工艺已逐步跨入世界先进行列。[穗华机械摘编]
2009年9月22日